第二百一十一章 亲王府中_九娘
笔趣阁 > 九娘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亲王府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一章 亲王府中

  第二百一十一章亲王府中

  大月开国五朝,延承至今,正是国力鼎盛之时。大月的京城东州即便在乐以珍这个现代人的眼中,也是十分繁荣昌华。从汇通分号到延庆王府,一路打听着走过去,用了将近一个时辰。在安平,这时间足够马车绕城一周了。

  乐以珍来到延庆王府的大‘门’外,下了马车抬头一看,一座气势煊扬、斗拱飞檐的五开间府‘门’赫然立于三尺台阶之上,府‘门’两侧的石狮怒目威严,让人一见便产生威迫之感。正中大‘门’的匾额之上提六个金字“敕造延庆王府”。

  延庆老王爷与先帝为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一生忠恳辅佐先帝,先帝薨逝前,又托付他辅弼年轻的新帝。延庆老王爷是一个很知道进退的人,新帝登基三年后,他便辞去辅政之位。当今皇上对他倍加尊重,常常召他进宫商讨国事。

  关于延庆老亲王的事,乐以珍只是听人说过。安平的延庆王别府乐以珍倒是经常光顾,但是那里的规格比怀府大不了多少。可是眼前这座府邸的威容大气,却是乐以珍前所未见的,端看这府‘门’的建造,估计除了皇宫大内,就没有人敢超过这里的规制了吧。

  乐以珍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不要怯场。然后她整了整衣装,步上台阶,敲响‘门’房的那扇小‘门’。没过一会儿,一个老太监开‘门’走出来,打量着乐以珍:“哪里来的?找谁?”

  乐以珍客气地对老太监施.了一礼:“在劳公公,我是安平怀氏的当家人怀乐氏,我这里有延庆王妃的一封信,拜托公公向延庆王通禀一声,我有事求见王爷。”

  那老太监一听无官无爵,便将脸.仰了起来:“安平人氏…这都什么时辰了?这么晚打扰王爷不太好吧?你把王妃的信留下吧,至于见王爷…明儿再来吧。”

  乐以珍赶紧将一锭金子塞进.老太监的手里:“确实是有急事,劳烦公公给走一趟。”

  那老太监掂了掂那锭金子的份量,塞进袖子里,然.后冲乐以珍一伸手:“信呢?我让人去看看王爷有空没,你等着。”

  乐以珍口中称谢,赶紧将延庆王妃的信‘交’给了老.太监。那老太监得了她的金子,倒也算客气,领着乐以珍进了‘门’房,让她坐下等着。

  在乐以珍的忐忑不安中,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门’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门’一开,进来一个人,竟是朱琏广。

  乐以珍不期然.在这里看到他,正在“嗵嗵”擂鼓的一颗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碍于有外人在场,乐以珍不敢缺了礼数,赶紧站起来,面对朱琏广就要跪下:“民‘妇’叩见王爷。”

  朱琏广才不管别人的看法呢,抢前一步扶住乐以珍:“刚刚才分开一会儿,跪什么跪?我跟你认识这么久,头一次见你对我这么尊重,还真不习惯呢。”

  乐以珍没能跪下去,只得站起身来,见‘门’房里的几个太监都用一种探究的眼神看她,便拿出一副端庄的样子来:“王爷这是在怪我无礼呢,民‘妇’知罪了,任王爷责罚。”

  朱琏广忍着笑,呲了一下牙:“你是‘挺’无礼的,我亲自来接你去见我皇叔,你还这样来挤兑我,快走吧。”

  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门’房,往王府内走去。离了外人的视线,乐以珍马上恢复了她的真面目,追至朱琏广的身边,转头看他:“喂!你怎么在这里?赶了几天的路,你也不在自己的府中休息吗?你不会是还没回府,直接先来的这里吧?”

  朱琏广侧过脸来,看着与他的肩头一般高的乐以珍:“刚才我还是王爷呢,现在就变成‘喂’了?”

  乐以珍知道他在取笑自己,没好气地白他一眼:“要不要我现在给你跪下叩头呀?有人在的时候不像王爷,没人在的时候倒端王爷的架子,你才是怪人呢!”

  “若论吵嘴,我肯定吵不过你的,算了算了,喂就喂吧。”朱琏广装出一个委屈的样子来,可是没走几步,他突然又兴致满满地看乐以珍:“你说实话,你在这里看见我,是不是心里感觉很温暖?”

  乐以珍好笑地说道:“本来刚刚乍一见你,心里是‘挺’温暖的。可是听你自己这样一说,那种感觉就全没有了呢,对你就只剩一个判断:此人自恋!”

  朱琏广很受伤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真是好人难当,我连家都没回,来找皇叔说你们家的事…唉!”

  “你说了?”乐以珍心中一喜,这事由朱琏广开口说出来,显然比她说要管用得多,“那王爷做何反应?”

  “皇叔也是刚刚回来,我们正说这事呢,就有人禀报说你来求见,你的动作还真是快呢。”朱琏广的语气中有真诚的夸赞。

  “不来不成了,刚刚去银庄的分号,见刑部的人正在抄店,我情急之下,就用了你上次给我的延庆王府腰牌。那抄店的黄督捕当然不敢得罪王爷,只是他没搬回银子去,必然要跟他的上司讲明原由,到时候刑部的人先来找王爷,我怕王爷怪罪呢。”乐以珍将自己急急赶来的原因简单地告诉了朱琏广。

  朱琏广听了这事,表情倒‘挺’轻松:“哦…既然你来了,这事我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一会儿见了我皇叔,你言辞之间要谨慎,我皇叔一生在庙堂之上,为人严谨…还有,我说你是前云州乐孝礼的‘女’儿,因此你要装一下了…”

  “啊?”乐以珍当即紧张地攥起拳来,“我最怕这个了,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装呀?”

  “你放心,我皇叔与乐孝礼并不相熟,更不会知道乐府内院太太小姐的事情,你只管装出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随便客气几句就成…我这样说,对你有好处的…因为乐大人一家…”朱琏广说起往事,神态凝重,“乐大人并未参与当初那档子事,他被牵连其中,纯粹是因为我与乐小姐和乐公子的‘私’‘交’,这件事我皇叔和皇婶都很清楚,我对乐氏一‘门’的愧意,他们也深刻了解。记住,你是乐家小姐,乐氏唯一存活于世的血脉…”

  朱琏广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眼眶也开始湿润了。乐以珍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赶紧打断朱琏广,轻松地玩笑道:“你这话分明就是在取笑我,我平时不像一个大家闺秀吗?”

  朱琏广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看着乐以珍的脸,喃喃地说道:“其实我没有跟皇叔撒谎,你这身体里流淌的确实是乐氏的血液,你就是乐以珍…没错的!”

  “王爷…”乐以珍知道他又陷入了对自己身份的‘迷’失之中,尴尬地出声提醒,“王爷…我们是不是到了呀?”

  朱琏广回过神来,抬头看前面:“哦,我们到了。”前面在翠树繁‘花’的掩映之下,是一栋两层的楼阁,‘门’口有两个执守太监,见朱琏广来了,赶紧推开了‘门’。朱琏广抬袖擦了擦眼角,回头对乐以珍安心地一笑:“别害怕,跟我进来吧。”

  乐以珍此刻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有他在这里真好。无论事情谈不谈得成,此刻她的内心是安定的。她跟着他的脚步进了楼里,穿过宽敞的大堂,进了东侧的那扇‘门’。

  屋子里陈设古朴而沉练,正北一架黄梨木雕博古图十二扇大屏前,摆放着一张长长的黑檀木束腰雕‘花’卷头书案,案子上设着青‘花’瓷的笔洗、青‘花’瓷的笔筒、和田‘玉’朱雀笔架和一方贺兰砚,案头是两撂书籍,而案后坐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方脸宽额,面容沉静,头戴方巾,身穿家常的绸服,正从一卷书后面‘露’出双眼来,往朱琏广这边看。

  “皇叔。”朱琏广面对这位老王爷,并不似在王妃面前那样随意,语气恭喜,“这就是我刚刚跟您说的,云州乐孝礼的小‘女’儿,闺名乐以珍,如今是安平怀氏的当家人。”

  乐以珍赶紧在朱琏广身侧跪下,叩首说道:“民‘妇’怀氏乐给王爷请安,王爷千岁千千岁。”

  “乐孝礼的‘女’儿…你抬头让我看看。”延庆王的说话瓮声瓮气,让人无形之中就感受到一种威严。乐以珍赶紧依言抬头,目光却不敢直视案后之人,偏向一边看他那两撂书。

  “我对乐孝礼倒是有点儿印象,确实很像你的父亲…你起来吧。”延庆王将手中的书卷放下,起身从案后走出来,来到后侧的一张官帽椅上坐下来,“我记得乐孝礼的词功可是非常了得,不知道你身为她的‘女’儿,可继承下了他的诗书之气?”

  乐以珍心里一缩,紧张地偷看朱琏广,动了动嘴‘唇’说道:“小时候在家里,父亲倒是教过我读书识字,只是这几年辗转颠沛,荒废了书业,如今想起来,实在是愧对家父当年的教诲。”

  “哦…”延庆王听她说话井井有条,便认真地看着她,“你也算不容易了,一个‘女’儿家,又是获罪之身,能谋得一处求生之所实属不易,如今又当了那么大的一份家业,总算是虎父无犬‘女’…你坐吧。”

  乐以珍哪里敢坐?口中称谢,只是站着。朱琏广走到下首处,挪了一张椅子出来,对乐以珍说道:“既然我皇叔让你坐,你就坐下来说话,也省得我皇叔总是这样仰头看你,说话也不方便。”

  乐以珍谢了座,在那张椅子上偏身坐下。延庆王则意味深长地看着朱琏广给乐以珍挪椅子,慢慢地吹着茶:“你们家的事,广儿刚刚跟我说了,你捎来的慧如那封信,我也看过了…唉…盐政是前朝遗留下来的一笔败政,民间屯‘私’盐由来已久,只是去岁盐课税银实在是减得不象话,皇上才下旨严查…没想到你们家首当其冲,就撞在了这个刀口上…”

  “王爷,虽说屯‘私’盐之风日久,可是既然大月朝律法之中有那第一条是禁‘私’盐的,而且‘私’盐已经危害到了国家利益,那么我们家屯‘私’盐就是不对的!我身为怀氏当家人,绝不会在这件事上遮遮掩掩,‘蒙’骗朝廷。我只是希望这件事能控制在一个怀氏可承受的范围内,没盐罚银,怀氏绝无二话,照数上缴。只希望不要累及怀氏的其他产业…以及怀氏家族的安危。”乐以珍觉得自己身为当家人,应该坦诚地表明态度。

  事实上她这番话让延庆王吃了一惊,老王爷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能说出这番话来。朱琏广赶紧在一旁帮腔:“皇叔,盐政败绩,不该由一家一户来承担后果。这几年如果没有‘私’盐流通于市,恐怕早就爆发盐荒了。况且安平怀氏于国家多有贡献,前不久才刚刚为‘蒙’古战线捐了两万担粮食,以往赈灾济粮,怀氏也是不遗余力的。如果因为‘私’盐一事,而毁了百年怀氏这样一个巨贾之家,怕是会寒了天下商户的心呢。”

  延庆王慢慢地啜着茶,凝视思索了一会儿,抬头对乐以珍说:“这件事…还是不要暗地里‘操’作为好,你要安分,我去向皇上奏明,光靠查‘私’盐,是解决不了盐政问题的,不如趁这个机会,让皇上明白盐政到了该改的时候了。”

  乐以珍一听这话,心里就不落底了。延庆王自可以去说服皇上改革一项政策,可是她家的案子正在刑部审着呢,能不能等到皇帝改变心意那一天呀?

  “王爷如果能说服皇上改革盐政,自是天下百姓和盐商的福气,只是…我家的掌柜还押在刑部大牢里呢,我家的银庄还在刑部的封守之中,我怕刑部那边三天两头地提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ak2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lak2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