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张萧羽震撼出场_《笑拥三界美娇娘(春满三界)》
笔趣阁 > 《笑拥三界美娇娘(春满三界)》 > 第82章 张萧羽震撼出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张萧羽震撼出场

  他慢慢从背上解下一个麻布包袱,打开包袱,取出一只油布招文袋,再从招文袋中抽出一封信来,说道:“这封便是马大元的遗书。大元的曾祖、祖父、父亲,数代都是丐帮中人,不是长老,便是八袋弟子。我眼见大元自幼长大,他的笔迹我是认得很清楚的。这信封上的字,确是大元所写。马夫人将信交到我手中之时,信上的火漆仍然封固完好,无人动过。我也担心误了大事,不等会同诸位长老,便即拆来看了。拆信之时,太行山铁面判官单兄也正在座,可作明证。”

  单正道:“不错,其时在下正在郑州徐老府上作客,亲眼见到他拆阅这封书信。”

  一直没有开口机会的全冠清,当即言道:“全某相信徐长老绝不会做那等卑鄙下作之事!”

  乔峰看了眼全冠清,向徐长老拱了拱手,道:“乔某也相信徐长老!”

  徐长老叹了一口气,掀开信封封皮,抽了一张纸笺出来,说道:“我一看这张信笺,见信上字迹笔致遒劲,并不是大元所写,微感惊奇,见上款写的是‘剑髯吾兄’四字,更是奇怪。众位都知道,‘剑髯’两字,是本帮前任汪帮主的别号,若不是跟他交厚相好之人,不会如此称呼,而汪帮主逝世已久,怎么有人写信与他?我不看笺上所写何字,先看信尾署名之人,一看之下,更是诧异。当时我不禁‘咦’的一声,说道:‘原来是他!’单兄好奇心起,探头过来一看,也奇道:‘咦!原来是他!’”单正点了点头,示意当时自己确有此语。

  赵钱孙插口道:“单老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是人家丐帮的机密书信,你又不是丐帮中的一袋、二袋弟子,连个没入流的弄舵化子硬要饭的,也还挨不上,怎可去偷窥旁人的阴私?”

  别瞧他一直疯疯癫癫的,这几句话倒也真在情在理。单正老脸微赭,说道:“我只瞧一瞧信尾署名,也没瞧信中文字。”

  赵钱孙道:“你偷一千两黄金固然是贼,偷一文小钱仍然是贼,只不过钱有多少、贼有大小之分而已。大贼是贼,小毛贼也是贼。偷看旁人的书信,便不是君子,不是君子,便是小人。既是小人,便是卑鄙混蛋,那就该杀!”

  单正向五个儿子摆了摆手,示意不可轻举妄动,且让他胡说八道,一笔帐最后总算,心下固自恼怒,却也颇感惊异:“此人一遇上便尽找我渣子的挑眼,莫非跟我有旧怨?江湖上没将泰山单家放在眼中之人,倒也没有几个。此人到底是谁,怎么我全然想不起来?”

  众人都盼徐长老将信尾署名之人的姓名说将出来,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人物,何以令他及单正如此惊奇,却听赵钱孙缠夹不休,不停的捣乱,许多人都向他怒目而视谭婆忽道:“你们瞧什么?我师哥的话半点也不错。”

  赵钱孙听谭婆出口相助,不由得心花怒放,说道:“你们瞧,连小娟也这么说,那还有什么错的?小娟说的话,做的事,从来不会错的。”

  忽然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声音说道:“是啊,小娟说的话,做的事,从来不会错的。她嫁了谭公,没有嫁你,完全没有嫁错。”

  说话之人正是阿朱。她怒恼赵钱孙出言诬蔑慕容公子,便不停的跟他作对。

  赵钱孙一听,不由得啼笑皆非,阿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的正是慕容氏的拿手法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时两道感谢的亲切眼光分从左右向阿朱射将过来,左边一道来自谭公,右边一道来自单正。

  便在此时,人影一幌,谭婆已然欺到阿朱身前,扬起手掌,便往她右颊上拍了下去,喝道:“我嫁不嫁错,关你这臭丫头什么事?”

  这一下出手极快,阿朱待要闪避,固已不及,旁人更无法救援。只要拍的一声轻响过去,阿朱雪白粉嫩的面颊上就回出现五道青紫的指印。

  赵钱孙哈哈笑道:“教训教训你这臭丫头,谁教你这般多嘴多舌!”

  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一个一高大的身影忽然出现在阿朱面前,轻易的把潭婆拦住,一把抓住她的手掌,随意的一仍,顿时潭飞飞到几十米的高空,吓的她哇哇大叫起来,赵钱孙和谭公都大吃一惊,连忙过了过去,正好借助掉下来的潭婆,不过冲击力太大,让三人都跌成一团。

  “他刚才在乔帮主身边,瞬间就过来,这简直是武林中失传以久的‘移形换位’还有他刚才轻易的把潭婆仍起二十丈的高度,这等神力,只怕只有西域神功‘龙象般若神功’修炼到第十层才有,十龙十象之力。”

  张萧羽这简单的一手,顿时让在场所有都吃了一惊,张萧羽虽然并不想阻止这件事情发生,毕竟他不是救火员,凭借他和乔峰的武功杀了所有人都可以,却无法阻止事太发展,而且他心中有了计较,当下喝道:“丐帮的事情是我兄弟之事我不遍插手,但是如果有任何人敢动我的女人,定让他血贱当场!”

  说完他的手指头开始发光,光芒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树林!周围空气里的温度迅速提升,潮湿的空气在高温下挥发出白色的水气,接着光芒化为一道流星百米外的,一犹如道米许长的透明火焰流星烧着空气,沸腾着水雾.在“嗖-!”

  一声撕裂空气的尖啸声中,朝着前方激射而去,这道剑气是张萧羽用八成的真气凝聚而成的,其中蕴淋的力量之强,绝对是惊世骇俗的。激射出百米开外时,已经膨帐延伸到了几十米的惊人长度,当膨帐延伸到几十米的惊人长度时,冲击了近百米距离的火焰流星势道终于没那么强劲了,这时,组成火焰剑气的真阳之气,没有了张萧羽的束缚,再也保持不住其形态,于是在巨响声中冲击开来。

  张萧羽八成的真气岂是说笑的,在剧烈的声中,百米外的几块大石顿时被轰的支离破碎,残破不堪,坚实的大地硬生生被轰开了一个凹陷下一米多、直径七八米宽的浅坑,无数大小碎泥石在澎湃的冲击波下,携带着强大的力道四处激溅,“噼里啪啦”打的周围没的树上,更有几个倒霉的人被打皮开肉烂。

  咝~~~一片抽气的声音想起,众人都用看鬼神的眼神看着张萧羽,这是人的力量吗?

  乔峰也是十分吃惊想道:“看来二弟先前以我交手并没有使出真正的功夫来,别的不说他这份先天罡气的内功实在是旷古烁今,我是远不及的。”

  张萧羽暗自调匀气息,刚才一击消耗太大。

  潭公谭婆三人本来十分恼怒想要报仇,看到这一幕也是吸了一口冷气,恐惧的看在和他,都不敢在说什么,一时间场面有些冷场。

  徐长老压下心中的惊骇,低沉着嗓子说道:“众位兄弟,到底写这封信的人是谁,我此刻不便言明。徐某在丐帮七十余年,近三十年来退隐山林,不再闯荡江湖,与人无争,不结怨仇。我在世上已为日无多,既无子孙,又无徒弟,自问绝无半分私心。我说几句话,众位信是不信?”

  群丐都道:“徐长老的话,有谁不信?”

  徐长老向乔峰道:“帮主意下如何?”

  乔峰道:“乔某对徐长老素来敬重,前辈深知。”

  徐长老道:“我看了此信之后,思索良久,心下疑惑难明,唯恐有甚差错,当即将此信交于单兄过目。单兄和写信之人向来交好,认得他的笔迹。此事关涉太大,我要单兄验明此信的真伪。”

  单正向赵钱孙瞪了一眼,意思是说:“你又有什么话说?”

  赵钱孙道:“徐长老交给你看,你当然可以看,但你第一次看,却是偷看。好比一个人从前做贼,后来发了财,不做贼了,但尽管他是财主,却洗不掉从前的贼出身。”

  徐长老不理赵钱孙的打岔,说道:“单兄,请你向大伙儿说说,此信是真是伪。”

  单正道:“在下和写信之人多年相交,舍下并藏得有此人的书信多封,当即和徐长老、马夫人一同赶到舍下,检出旧信对比,字迹固然相同,连信笺信封也是一般,那自是真迹无疑。”

  徐长老道:“老朽多活了几年,做事万求仔细,何况此事牵涉本帮兴衰气运,有关一位英雄豪杰的声名性命,如何可以冒昧从事?”

  众人听他这么说,不自禁的都瞧向乔峰,知道他所说的那一位“英雄豪杰”自是指乔峰而言。只是谁也不敢和他目光相触,一见他转头过来,立即垂下眼光。

  徐长老又道:“老朽得知太行山谭氏伉俪和写信之人颇有渊源,于是去冲霄洞向谭氏伉俪请教。谭公、谭婆将这中间的一切原委曲折,一一向在下说明,唉,在下实是不忍明言,可怜可惜,可悲可叹!”

  这时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徐长老邀请谭氏伉俪和单正来到丐帮,乃是前来作证。

  徐长老又道:“谭婆说道,她有一位师兄,于此事乃是身经目击,如请他亲口述说,最是明白不过,她这位师兄,便是赵钱孙先生了。这位先生的脾气和别人略有不同,等闲请他不到。总算谭婆的面子极大,片笺飞去,这位先生便应召而到……”

  谭公突然满面怒色,向谭婆道:“怎么?是你去叫他来的么?怎地事先不跟我说,瞒着我偷偷摸摸?”

  谭婆怒道:“什么瞒着你偷偷摸摸?我写了信,要徐长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就是你爱喝干醋,我怕你唠叨,宁可不跟你说。”

  谭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妇道,那就不该!”

  谭婆更不打话,出手便是一掌,拍的一声,打了丈夫一个耳光。

  谭公的武功明明远比谭婆为高,但妻子这一掌打来,既不招架,亦不闪避,一动也不动的挨了她一掌,跟着从怀中又取出一保小盒,伸手沾些油膏,涂在脸上,登时消胂退青。一个打得快,一个治得快,这么一来,两人心头怒火一齐消了。旁人瞧着,无不好笑。

  只听得赵钱孙长叹了一声,声音悲切哀怨之至,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唉,早知这般,悔不当初。受她打几掌,又有何难?”

  语声之中,充满了悔恨之意。

  谭婆幽幽的道:“从前你给我打了一掌,总是非打还不可,从来不肯相让半分。”

  赵钱孙呆若木鸡,站在当地,怔怔的出神,追忆昔日情事,这小师妹脾气暴躁,爱使小性儿,动不动便出手打人,自己无缘无故的挨打,心有不甘,每每因此而起争吵,一场美满姻缘,终于无法得谐。这时亲眼见到谭公逆来顺受、挨打不还手的情景,方始恍然大悟,心下痛悔,悲不自胜,数士年来自怨自艾,总道小师妹移情别恋,必有重大原因,殊不知对方只不过有一门“挨打不还手”的好处。“唉,这时我便求她在我脸上再打几掌,她也是不肯的了。”

  徐长老道:“赵钱孙先生,请你当众说一句,这信中所写之事,是否不假。”

  赵钱孙喃喃自语:“我这蠢材傻瓜,为什么当时想不到?学武功是去打敌人、打恶人、打卑鄙小人,怎么去用在心上人、意中人身上?打是情、骂是爱,挨几个耳光,又有什么大不了?”

  众人又是好笑,又觉他情痴可怜,丐帮面临大事待决,他却如此颠三倒四,徐长老请他千里迢迢的前来分证一件大事,眼见此人痴痴迷迷,说出话来,谁也不知到底有几分可信。

  徐长老再问一声:“赵钱孙先生,咱们请你来此,是请你说一说信中之事。”

  赵钱孙道:“不错,不错。嗯,你问我信中之事,那信写得虽短,却是余意不尽,‘四十年前同窗共砚,切磋拳剑,情景宛在目前,临风远念,想师兄两鬃虽霜,风采笑貌,当如昔日也。’”徐长老问他的是马大元遗书之事,他却背诵起谭婆的信来。

  徐长老无法可施,向谭婆道:“谭夫人,还是你叫他说罢。”

  不料谭婆听赵钱孙将自己平平常常的一封信背得熟极如流,不知他魂梦中翻来覆去的已念了多少遍,心下感动,柔声道:“师哥,你说一说当时的情景罢。”

  赵钱孙道:“当时的情景,我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你梳了两条小辫子,辫子上扎了红头绳,那天师父教咱们‘偷龙转凤’这一招……”

  谭婆缓缓摇头,道:“师哥,不要说咱们从前的事。徐长老问你,当年在雁门关外,乱石谷前那一场血战,你是亲身参预的,当时情形若何,你跟大伙儿说说。”

  赵钱孙颤声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我……我……”

  蓦地里脸色大变,一转身,向西南角上无人之处拔足飞奔,身法迅捷已极。

  眼见他便要没入杏子林中,再也追他不上,众人齐声大叫:“喂!别走,别走,快回来,快回来。”

  赵钱孙那里理会,只有奔得更加快了。

  突然间一个声音朗朗说道:“师兄两鬓已霜,风采笑貌,更不如昔日也。”

  赵钱孙蓦地住足,回头问道:“是谁说的?”

  那声音道:“若非如此,何以见谭公而自惭形秽,发足奔逃?”

  众人向那说话之人看去,原来却是全冠清。

  赵钱孙怒道:“谁自惭形秽了?他只不过会一门‘挨打不还手’的功夫,又有什么胜得过我了?”

  忽得听杏林彼处,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能够挨打不还手,那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岂是容易?”

  那竹棒一掷而至的余劲不衰,直挺挺的插在地下泥中。群丐齐声惊呼,朝阳初升,一缕缕金光从杏子树枝叶间透进来,照着打狗棒,发出碧油油的光泽。

  众人回过头来,只见杏子树后转出一个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僧,方面大耳,形貌威严徐长老叫道:“天台山知光大师到了,三十余年不见,大师仍然这等清健。”

  智光和尚的名头在武林中并不响亮,丐帮中后一辈的人物都不知他的来历。但乔峰、六长老等却均肃立起敬,知他当年曾发大愿心,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蛮荒,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两场,结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实非浅鲜。各人纷纷走近施礼。

  智光大师向赵钱孙笑道:“武功不如对方,挨打不还手已甚为难。倘若武功胜过对方,能挨打不还手,更是难上加难。”

  赵钱孙低头沉思,若有所悟。

  徐长老道:“智光大师德泽广初,无人不敬。但近十余年来早已不问江湖上事务。今日佛驾光降,实是丐帮之福。在下感激不尽。”

  智光道:“丐帮徐长老和太行山单判官联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来?天台山与无锡相距不远,两位信中又道,此事有关天下苍生气运,自当奉召。”

  乔峰心道:“原来你也是徐长老和单正邀来的。”

  又想:“素闻智光大师德高望重,决不会参与隐害我的阴谋,有他老人家到来,实是好事。”

  赵钱孙忽道:“雁门关外乱石谷前的大战,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你来说吧。”

  智光听到“雁门关外乱石谷前”这八个字,脸上忽地闪过了一片奇异的神情,似乎又兴奋,又恐惧,又是惨不忍睹,最后则是一片慈悲和怜悯,叹道:“杀孽太重,杀孽太重!此事言之有愧。众位施主,乱石谷大战已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

  徐长老道:“只因此刻本帮起了重大变故,有一封涉及此事的书信。”

  说着便将那信递了过去。

  智光将信看了一遍,从头又看一遍,摇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必旧事重提?依老衲之见,将此信毁去,泯灭痕迹,也就是了。”

  徐长老道:“本帮副帮主惨死,若不追究,马副帮主固然沉冤不雪,敝帮更有土崩瓦解之危。”

  智光大师点头道:“那也说得是,那也说得是。”

  他抬起头来,但见一钩眉月斜挂天除,冷冷的清光泻在杏树梢头。

  智光向赵钱孙瞧了一眼,说道:“好,老衲从前做错了的事,也不必隐瞒,照实说来便是。”

  赵钱孙道:“咱们是为国为民,不能说是做错了事。”

  智光摇头道:“错便错了,又何必自欺欺人?”

  转身向着众人,说道:“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讯息,说契丹国有大批武士要来偷袭少林寺,想将寺中秘藏数百年的武功图谱,一举夺去……”

  接着智光便向原著中那样,将三十年前所发生的前尘往事讲述出来。

  乔峰从智光之前所说的那一番话中,也猜到了几分,颤声问道:“智光大师,那……那少室山下的农人,他…他…他姓什么?”

  智光道:“你既已猜到,我也不必隐瞒。那农人姓乔,名字叫做三槐。”

  乔峰大声叫道:“不,不!你胡说八道,捏造这么一篇鬼话来诬陷我。我是堂堂汉人,如何是契丹胡虏?我……我……三槐公是我亲生的爹爹,你再瞎说……”

  突然间双臂一分,抢到智光身前,左手一把抓住了他胸口。

  徐长老见状大惊,忙道:“乔帮主,智光大师江湖上人人敬仰,你不得伤害他性命。”

  乔峰热血上涌,大声道:“不错,智光大师的为人,我也素所敬仰!但你们……你们……要除去我帮主之位,那也罢了,我拱手让人便是,何以编造了这番言语出来,诬蔑于我?我……我乔某到底做了什么坏事,你们如此苦苦逼我?”

  他最后这几句声音也嘶哑了,众人听着,不禁都生出同情之意。

  但听得智光大师身上的骨骼格格轻响,均知他性命已在呼吸之间,生死之差,只系于乔峰的一念。除此之外,便是风拂树梢,虫鸣草际,人人呼吸喘息,谁都不敢作声。

  过得良久,赵钱孙突然嘿嘿冷笑,说道:“可笑啊可笑!汉人未必高人一等,契丹人也未必便猪狗不如!明明是契丹,却硬要冒充汉人,那有什么滋味?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肯认,枉自称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乔峰睁大了眼睛,狠狠的凝视着他,问道:“你也说我是契丹人么?”

  赵钱孙道:“我不知道。只不过那日雁门关外一战,那个契丹武士的容貌身材,却跟你一模一样。这一架打将下来,只吓得我赵钱孙魂飞魄散,心胆俱裂,那对头人的相貌,便再隔一百年我也不会忘记。智光大师抱着那契丹婴儿,也是我亲眼听见。我赵钱孙行尸走肉,世上除了小娟一人,更无挂怀之人,更无挂怀之事。你做不做丐帮帮主,关我屁事?我干么要来诬陷于你?我自认当年曾参予杀害你的父母,又有什么好处?乔帮主,我赵钱孙的武功跟你可差得远了,要是我不想活了,难道连自杀也不会么?”

  乔峰眼望智光,但见他容色坦然,殊无半分作伪和狡狯的神态,问道:“后来怎样?”

  智光道:“后来你自己知道了。你长到七岁之时,在少室山中采栗,遇到野狼。有一位少林寺的僧人将你救了下来,杀死恶狼,给你治伤,自后每天便来传你武功,是也不是?”

  乔峰道:“是!原来这件事你也知道。”

  那少林僧玄苦大师传他武功之时,叫他决计不可向任何人说起,是以江湖上只知他是丐帮汪帮主的嫡传弟子,谁也不知他和少林寺实有极深的渊源。

  智光道:“这位少林僧,乃是受了我们带头大哥的重托,请他从小教诲你,使你不致走入岐途。为了此事,我和带头大哥、汪帮主三人曾起过一场争执。我说由你平平稳稳务农为主,不要学,再卷入江湖恩仇之中。带头大哥却说我们对不起你父母,须当将你培养成为一位英雄人物。”

  乔峰道:“你们……你们到底怎样对不起他?汉人和契丹相斫相杀,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之可言?”

  智光汉道:“雁门关外石壁上的遗文,至今未泯,将来你自己去看吧。带头大哥既是这个主意,汪帮主也偏着他多些,我自是拗不过他们。到得十六岁上,遇上了汪帮主,他收你作了徒儿,此后有许许多多的机缘遇合,你自己天姿卓绝,奋力上进,固然非常人之所能及,但若非带头大哥和汪帮主处处眷顾,只怕也不是这般容易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ak2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lak2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