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 虎豹老矣_北朝帝业
笔趣阁 > 北朝帝业 > 1145 虎豹老矣
字体:      护眼 关灯

1145 虎豹老矣

  “狗贼退下、退下!朕是天子、朕是至尊,诸邪莫侵……”

  光线昏暗的寝室中,垂帷覆掩下的床榻断断续续的传来梦呓之声,这语意仍然不乏凶狠,但是语气听起来却有些疲惫、乃至于惊惧,声音也是非常的沙哑干涩。

  床榻近前帐内并没有奴仆敢于靠近,仆员们都在帐外或跪或立,尽管夜色已经极深,他们也都困乏不堪,但仍然瞪大着两眼不敢睡去,有几个两眼中已经是血丝密布,但还掐着大腿、咬着手臂,指望通过身体的疼痛来抵消那如潮水般袭来的睡意。

  在这间寝室外则围坐着许多僧侣,他们全都在小声念诵着祈福禳灾、祛病延年的经文。如此从早到晚的诵经也是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有些僧侣坐在那里身躯就已经摇摇晃晃。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仍然不敢懈怠,不时有沙弥入前往他们的经案上添加提神醒脑的茗茶。这茶汤增加了许多特殊的佐料,味道比汤药还要苦涩难饮,但也因此而更加的提神醒脑。

  僧侣们之所以如此卖力的诵经祈福,自然是因为寝室中人身份不同凡响,乃是当今皇帝。皇帝于国中毁道崇佛,致使沙门大昌,而且每年还给甘露寺捐输大量的钱财用以礼佛,因此这些僧人们也都是真心实意的希望这位正值壮年的皇帝陛下能够转危为安、延年益寿,延续其英明统治,勿为外域邪魔侵害其国。

  大概是这些僧侣的祈福祷告产生了效果,今日昏睡多时的皇帝再次醒来,而且状态较之早间要好了一些,睁眼之后便张嘴呼饿。

  外间侍立的仆员闻言后忙不迭将一直准备着的温热羹食取来奉上,因为皇帝催讨的太急,一名侍者手忙脚乱之下竟将碗中的热羹倾出落在了皇帝的前襟上。

  “刁奴该死!”

  旁边的宦官见状后脸色顿时一沉,指着那名侍者怒声低斥道。

  而那侍者这会儿也是吓得魂不附体,忙不迭跪在地上连连叩首哀求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平秦王高归彦一直留宿在侧室之中,听到皇帝醒来后便匆匆行来,入室见到这一幕后当即便要着员将那马虎犯错的侍者拉出去打杀,然而皇帝却自榻中有些虚弱的摆手道:“罢了,他也不是有意的。”

  此言一出,那跪地乞饶的侍者自是如蒙大赦、连连谢恩,而周遭其他人见状后却都是大为惊讶,就连高归彦也有些吃惊,入前小声询问道:“陛下当真是要饶恕这贱奴?”

  床榻中的高洋闻言后方待颔首应是,可是当视线扫见高归彦并其他人脸上的诧异神情时,思绪便微微一滞,口中又冷声说道:“虎豹虽老,犹可噬人,我戏之矣。拖下去,杀!”

  堂内众人听到这话后,脸上才流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只是苦了那名侍者,心情忽从大喜转为了大悲。

  高归彦转头向后方略一招手,然后便有两名持殳甲士入前,捂住那名还在哀号乞饶的侍者嘴巴,将之拖出堂外去加以打杀。

  高洋浅啜了小半碗流食羹汤,脸上露出些许满足的神情,再想要继续进食时,胸腹间却泛上来一股烧心的逆流使其连连咳嗽,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只能意犹未尽的停止了进食。

  “邺都方面,可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

  靠在床上稍作歇息之后,高洋才又望着高归彦询问道。

  高归彦听到这话后心内不免警兆暗生,担心皇帝作此问话是意有所指,都畿方面最近几日传来影响最大的消息就是他的家人因为违禁犯法而遭到了监国大都督府的严加制裁。

  他最近几天也因此而倍感烦躁不安,只是因为还要留守此间宿卫而分身乏术,只能暂时将这件事抛在一边。此时听到皇帝这么问,不免下意识的便代入自己家事,先在堂中扫了一眼看看有无可能将此进奏皇帝之人,然后又暗窥皇帝的神情,发现只是单纯的询问而非对自己隐含质问,高归彦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启禀陛下,都畿方面像是一切人事如常,并没有什么急情传递至此。”

  高归彦趋行至前,在床榻数尺之外停顿下来,小声向着皇帝禀告道。

  听到这回答后,高洋便又微微皱起了眉头,沉声道:“常山王和长广王呢?他们也没有消息传回?”

  高归彦虽与二王一同来到辽阳,但却并不是很清楚皇帝与二王之间的互动,此时听到这问话不免便有些狐疑,但接下来还是据实回答道:“两位大王同样没有消息传奏而来,要不要臣遣员归都询问一番?”

  高洋听到这回答后,目光顿时变得深邃起来,他本以为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能够从容解决这些内部的人事问题,但是自从来到辽阳后,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丝毫不见任何的好转。而今交代给二王的任务又迟迟不见下文,这也让他心中渐生不妙之感。

  “堂外的法师们都撤走吧,不要再作此无用之劳。”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高洋才又开口说道。之前的他仍是求生欲旺盛,自觉病体越来越严重,药石已经无功,还想寄望于神佛,直接来到辽阳甘露寺想要礼佛延寿,结果现在看来,仍是收效甚微。

  眼下的他仍也还未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人生所剩余的这一点光阴实在太过宝贵,也不能继续再浪费在这寺庙当中,因此他便又继续说道:“传告晋阳,着濮阳王、南安王并唐邕引军两万入此迎驾,传告邺都着赵郡王护送皇后、太子等赴辽阳见驾,共往晋阳。常山王并至于此,长广王留邺,为司州牧……”

  一番人事调整与安排,高洋已经构思多时,这会儿断断续续的讲来。

  在此一干人事当中,他最放心不下的莫过于高演这个年纪最大的嫡亲兄弟,原本是打算借高演之手诛杀诸元,然后再趁其非议缠身、难能聚结人望之际将之拘押起来,等到国中顺利的完成了权力的交接,嗣主继位之后或杀或放,也都不失示威施恩之效。

  结果邺都方面至今没有下文,就连刘桃枝等心腹都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回,高洋也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暂且返回晋阳这个大本营再作打算。将高演与高湛给分开,必要的时候还能让他们彼此制衡对方。

  在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之后,高洋便又满怀疲惫的昏昏睡去。他这几天来几乎没有怎么进食,从外界摄取的养分严重不足以维持消耗,睡眠便成了他养神续命的唯一方式。

  高归彦看到皇帝如此一副垂死之态,心中也是颇觉伤感。他在高氏宗族当中本来并不太受到重视,本是其父高徽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少年时被寄养在高岳家中,并且多遭高岳的冷落虐待。

  一直等到北齐时期,他才受到当今皇帝的信任重视,不只干掉堂兄高岳报了少年之仇,而且多年来执掌禁军,乃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如今高归彦大半荣华富贵,都是当今皇帝所赐予,心中自然也是多存感恩。

  但是除了伤感与担心之外,高归彦心内也有些担心,一旦皇帝驾崩、太子嗣位之后,他还能否保持如今的权势地位?尤其是当得知他的家人被太子使人拘拿问罪后,高归彦对此越发不敢持什么乐观之想。

  怀着复杂的心情,高归彦退出了皇帝的寝室,待到天亮时分,他便与其他侍臣一起处理皇帝之前所交代的人事。

  可是他这里刚刚选定前往邺都报信传令的人员,外间忽然有部将匆匆入寺奏报道:“启禀大王,南面辽水东岸数里外有一支人马正向甘露寺快速行来。斥候询问,其军告是自邺都而来运输给养……”

  “这等小事,不必来奏!”

  高归彦心情正是烦闷,闻言后便沉声说道,他现在满心烦绪,哪有时间搭理这些琐碎事情。

  然而那将领却又说道:“可是、可是近日畿内并无输送给养的奏请通告,那一支人马虽云送物,但其队伍中也并无多少马车随军。”

  听到这话后,高归彦脸色才微微一变,心内有些担心,连忙着员将自己战甲取来披挂于身,然后便率领一支队伍向甘露寺外行去。

  一行人刚刚来到寺庙外的原野中,便见有一支近千人的骑兵队伍快速的在郊野中掠行而过,向着辽阳西北方向疾驰而去,高归彦使人上前喝问,那些骑士们也都全无回应。

  其他骑士们尚在惊疑猜测,高归彦已经是紧紧皱起了眉头,望着那一支队伍奔走的方向,一脸的若有所思,片刻后他才突然惊呼道:“不好,这一支队伍是要北去封堵辽水河谷,阻我去路!速探速探,南面是否还有后路继师!”

  众将士闻言后也都惊讶不已,须知辽阳所在乃是远离边境的内陆,究竟何人率领师旅至此封锁辽阳?莫非边中的羌军又有突破,业已杀到了辽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ak21.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lak2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